2016年第2期(双月刊) |
![]() |
![]() |
![]() |
![]() |
![]() |
1 | “十年”记录社会变迁 | 刘 兰 | ||
6 | 单身贵族竟成“狗” | 吴梦捷 | 28 | “苟坝会议”的“苟”的读音 | 杜 翔 | |||
9 | 事不过三,过三易变 | 施春宏 | 29 | 我曾对杨善洲“例行公事” | 李竹屏 | |||
14 | “通知”不“知”为哪般 | 蔡淑美 | 30 | “病”的喻指 | 凌 云 | |||
17 | 你只要记住,我叫叶良辰 | 刘 聪 | 32 | 谈“你我他”的修辞用法 | 史 琪 | |||
20 | 本命年 | 罗琼丝 | 34 | 俄罗斯留学生喜欢的洛阳 | 李 俏 | |||
21 | “查水表”的悲喜剧 | 安青阳 | 36 | “比”字句中后项中心语例说 | 高 华 | |||
27 | 喜庆的“大红灯笼”与表示禁止通行的“红灯” | 李胜梅 | ||||||
37 | 谈“浪”的新义新用法 | 梁 敏 | 52 | 晋语声韵,晋善晋美 | 史蓓蓓 | |||
38 | 个体量词教学小议 | 谢晓文 | 54 | 东北方言中的AABB | 李 季 |
|||
39 | 客家日记 | 陈考宁 | 56 | 从“夜儿个”谈起——浅议天津方言的时间词 | 刘一凡 | |||
40 | 方言趣事二三则 | 罗 恺 | 60 | 在干嘛 | 梁 琛 | |||
41 | 日照街道村落命名及其文化探析 | 姜文超 | 62 | 程舒琦与程舒琦的话 | 程舒琦 | |||
44 | “粤”谈“粤”有味 | 劳芷姗 | 64 | 家乡的方言土语词 | 薛 妍 |
|||
46 | 粤方言?粤生活 | 许月月 | 66 | “吃不上”和“吃不下” | 刘力瑕 | |||
48 | 粤方言中的“冲凉”和“洗澡” | 刘 平 | 67 | 说指人称谓“托” | 谢静华 | |||
49 | 粤方言中的饮食禁忌语 | 罗 恺 | 68 | 方言、民族语还是普通话?——民族聚集区语言使用变化的个体观察 |
叶原嘉 | |||
51 | 语言中的禁忌 | 黄雪嫚 | ||||||
70 | 再说“靠谱”——语言学笔记 | 于根元 | 81 | 电视广告语言的语境 | 万凯艳 | |||
72 | 对“以口音取人”的反思——语言教学笔记 | 赵 俐 |
84 | 汉字创新性教学法之我见 | 杨诗蕴 | |||
74 | 网语解析 | 惠天罡 | 87 | 新格言 | 清水流 摘录 | |||
77 | 电视(网络)娱乐节目的创意字幕(七) | 李淑婷 | ||||||
![]() |
2016年第1期 |
||||
2015年第6期 |
2015年第5期 |
2015年第4期 |
|||
|
2015年第3期 |
2015年第2期 |
2015年第1期 |
||
2016 年第 2 期 总第 36 期(双月刊) | 主 编:于根元 |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 ||
2016 年 3 月 10 日出刊 | 副主编:刘艳春 | |||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 ||||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