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粤方言中的饮食禁忌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罗 恺

俗话说“食在广州”,粤菜作为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享誉海内外,其内在的饮食文化也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饮食方面,粤方言中存在一些禁忌语。所谓禁忌语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有些词语不能随便说出来,否则会引起别人的不快。这是因为广东人很注重彩头,用粤方言来说就是“讲意头”,很讲究在口头上讨个吉利。比如“豆腐干”“苦瓜”“黄瓜”这些词都是广东人避讳的说法。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粤方言中有哪些饮食禁忌语,人们又是怎么处理饮食语言中的禁忌的。

1.用反义词来替代

在粤方言中,有很多食物的叫法都十分独特,比如粤方言中称“猪舌”作“猪脷”,因为“舌”在粤方言中的发音同“蚀”,意思为亏本赔钱。广东是商业发达的地区,商业氛围浓重,“蚀”的发音自然是生意人避讳的,以是广东人取“蚀”的反义词“利”的谐音“脷”来代替“舌”,还蕴含了生意利滚利的好意头。

“猪肝”在粤方言中被叫做“猪润”,也是同样道理,粤方言中“肝”字谐音为“干”,广东人以水为财,“干”代表了财富的流失、枯竭,因而人们都忌干好湿了,因此他们想到了“润”字,意为湿润,与粤方言中“猪笼入水”这个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示财源滚滚来。同理,广东人会把鸡肝、豆腐、番薯干、萝卜干叫做“鸡润”“豆腐润”“番薯润”“萝卜润”。

一些北方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在粤方言中,人们习惯叫“丝瓜”做“胜瓜”。这是因为粤方言中“丝”的发音同“输”字相似,人们认为整天把“输”挂在嘴边,会把人的运气带坏,于是他们反其道而用之,把“胜瓜”当作“丝瓜”的叫法。

2.根据食物特点、外形来称呼

广东人喜欢吃动物的血,像鸡血、猪血等,但是血的寓意不吉利,比如从“血光之灾”之类可见,所以人们根据血的颜色,来把鸡血、猪血称作“鸡红”“猪红”,据说红能避鬼驱邪。

广东人忌苦,由于苦瓜性凉,所以人们干脆直接把“苦瓜”叫做“凉瓜”。而且由于“瓜”字在粤方言中有表示死的意思,粤方言中“瓜老衬”是表示人死了的意思,而黄姓很常见,“黄瓜”容易让人产生姓黄的全家都死光了这种很不好的联想,所以按照黄瓜皮青的特征,广东人便将“黄瓜”改称为“青瓜”。

3.用寄托美好愿望的字眼替代

广东人在举杯共饮的时候,通常不会说“干杯”,也是为了避讳“干”,所以他们会说“饮胜”,“胜”自然也是一个极好的寓意,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4.通过及时说一句吉利话来补救

由于粤方言中,饮食上的禁忌繁多,人们偶尔会不小心说了禁忌语,或者做了欠妥的事情,这时人们多会随后立刻说一句“大吉大利”或“大运亨通”等来弥补过错,似乎这样就能消除禁忌语对自己心理上产生的消极影响。

广东人餐桌上的禁忌语生动地反映了这个地区人们的某些心理,特别是很多事物的叫法都体现了广东人的商业意识。给生活中常见的、但名字会引起不好的联想的食物改一个吉利讨喜的叫法,希望在平淡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幸福美好,这也体现了广东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展现了广东人纯真可爱的一面。

  2016 年第 2 期 总第 36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3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