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期(双月刊) |
![]() |
![]() |
![]() |
![]() |
![]() |
1 | 十年历程,打造“语言生活派”——第二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十周年论坛会议纪要 | 刘玥妍 | ||
3 | “一!二!三!”与“Three!Two!One!” | 李胜梅 | 33 | 朋友圈里的“装X” | 李丽冬 | |||
5 | 都是校名惹的祸 | 安青阳 | 34 | “玛丽苏”是谁 | 刘 聪 | |||
10 | 户外广告知多少? | 刘艳春 | 36 | “何以体”来了 | 贾春霄 | |||
16 | 人称妙用 | 凌 云 | 38 | 小菁妞学话记 | 范丽君 | |||
17 | 专业的翻译和翻译的专业 | 施春宏 | 41 | 名字的故事 | 张 雪 | |||
22 | “情人节”汉语译名的误会 | 陈 悦 | 43 | 说“说吧” | 何婷婷 | |||
24 | 三赞成语英雄:家和万事兴 | 卢卓群 | 44 | 小议“死”的语义 | 郭 琼 | |||
25 | 成语与文化趣谈 | 刘 文 | 46 | 误谐——网络语中一种有意为之的幽默表达 | 张雪梅 | |||
27 | 怀念李刚老师 | 李竹屏 | 48 | 说说“然并卵” | 岳 月 | |||
28 | 师恩难忘 | 陈 茜 | 50 | 细说“然并卵” | 张 蕾 | |||
29 |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学术年会 | 浦 吉 | 51 | 《卷珠帘》古典与歌词的碰撞 | 余振乾 | |||
31 | 趣谈“汤”文化 | 窦咏琦 | ||||||
53 | 和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有关的情况及问题 | 陈章太 | 74 | 我对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回忆 | 李行健 | |||
60 | 我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工作的点点滴滴 | 曹先擢 | 78 | 有关语用所的回顾与建议 | 费锦昌 | |||
63 | 抓住重点、办出特色——对语用所工作的一些建议 | 仲哲明 | 80 | 我在语用所的经历 | 周洪波 | |||
66 | 茶余忆旧 | 佟乐泉 | 84 | 走在文理结合的道路上 | 冯志伟 | |||
70 | 岁月无悔——我做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回忆 | 韩其洲 | 89 | 回忆与联想——十二年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生活 | 李 竹 | |||
92 | 学习解词还要学习用词——举荐田小琳主持修订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 程祥徽 | 99 | 有趣有效的初级口语课作业 | 陈晓宁 | |||
94 | 说“……而不……”及其他——语言学笔记 | 于根元 | 102 | 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字幕(六) | 李淑婷 | |||
96 | 网语解析 | 惠天罡 | 106 | 新格言 | 清水流 摘录 | |||
![]() |
2015年第6期 |
2015年第5期 |
2015年第4期 |
||
|
2015年第3期 |
2015年第2期 |
2015年第1期 |
||
2016 年第 1 期 总第 35 期(双月刊) | 主 编:于根元 |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 ||
2016 年 1 月 10 日出刊 | 副主编:刘艳春 | |||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 ||||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