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一夜之间,成千上万个“叶良辰”化作一股势头强劲的雄风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登陆、掀起阵阵狂澜,此风形成快、威力大、波及范围广,让人措手不及。很多网友一时间无力招架、齐声发问:叶良辰,到底是谁?
原来,“叶良辰”本尊被曝是源于北京某高校女生宿舍内关于打扫卫生矛盾而引起的对话事件。在该寝室,一女生不愿意打扫卫生而被室友排挤,她随之请来了一位名叫“叶良辰”的大哥教训室长,于是两人在qq上展开了一段充满魔性的对话,叶良辰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霎时走红网络。
在威胁对方时他霸气侧漏、尽显大侠风范——“你若是感觉你有实力和我玩,良辰不介意奉陪到底。”“呵呵,我会让你明白,我从不说空话。”“我是本地的,我可以有一百种方式让你呆不下去,可你,无可奈何。”势均力敌之时他不忘表达对对手的尊重——“良辰最喜欢对那些自认能力出众的人出手。”尽管两人言辞激烈、呈水火不容之态,良辰依旧秉承着浓厚的江湖义气——“那良辰多谢了,有时间,必有重谢。”此番争论威逼与利诱共存、挑衅与礼让同在,让人过目不忘——“呵呵,你只要记住,我叫叶良辰。”
有网友还根据其充满武侠小说特质的对白创作了相应的古文版本:“鄙人叶良辰也,汝等所为太甚。汝若技痒,吾自奉陪。呵,汝当明之,辰未曾食言。汝当祈不遇辰。隶本土以百种良策驱之。汝等皆无计可施。辰甚好自恃者,汝等铭记,吾叶良辰。汝等自可唤七朋八友,辰当应之。吾若胜,汝等滚退,切勿相欺。然,汝等休手,辰必有重谢。识时务者为俊杰,吾叶氏,字良辰!”且不论其古文水准如何,字里行间倒是尽显霸王神韵、幽默感十足,如此看来,良辰兄大可在古今之间穿梭自如。
对话截屏传开后,“叶良辰吧”在半天之内的粉丝数量就涨破二十万,吧友齐呼:“拥护良辰大帝登基。”此事甚至惊动了万达集团董事王思聪,他在微博上下战书道:“你是叶良辰又如何?我赵日天并不服。”其火热程度还引起某经纪公司的注意并与他签约,2015年10月16日,叶良辰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自己和经纪人风雷一起录制的单曲《做你的保护神》。
自从“叶良辰”现身网络,其队伍就如同复制繁衍的细胞一般迅速立体丰满起来,例如:
(1)在百度贴吧原帖下,一时多出千千万万个“叶良辰”,尤其是“百度贴吧粉丝节”的官方吧,被众多“良辰”迅速淹没。网友们纷纷表示“天凉了,夜深了,入秋了,让我良辰进盛典吧!”(《中国娱乐网》2015年9月29日)
例(1)生动地展现了“叶良辰”在短时间内俘获无数网友的盛大景象,可谓所向披靡、来势汹汹。“叶良辰”深受大众欢迎,一度成为了“火热程度”的标杆,例如:
(2)大五峰最近真是比叶良辰还要火啊!(《天涯论坛》2015年10月20日)
(3)这时候,李晨自曝好事:这是要与“我叫叶良辰”的抢头条的节奏吗?(《人民网》2015年9月28日)
例(2)中的发帖人是将自己家乡“五峰”的知名度与“叶良辰”相比较,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骄傲和热爱之情;“叶良辰”的大红大紫甚至都“威胁”到了例(3)中著名演员李晨即将大婚的好事,不管在这场拼头条的较量中谁会是最后赢家,都已经充分证明了初出茅庐的“叶良辰”名气之大。
除此之外,“叶良辰”还是法力无边、手段无数的代名词,例如:
(4)“结局无力吐槽,三兄弟爆表的武力竟然杀不了藤田?编剧才是叶良辰啊,有一百种方法让大姐活不到今晚。”(《广州日报》2015年9月30日)
例(4)中网友将编剧比作“叶良辰”,暗讽编剧才是掌控大局、设法打败三兄弟的“幕后真凶”,借此表达对电视剧大结局的些许不满。
“叶良辰”不仅仅活跃在网络和荧幕上,他还带着浩浩大军、势不可挡地闯进了我们的生活中,例如:
(5)轿车停下后,从车上下来一名敞着怀的男青年,把测试仪一推说道:“我是叶良辰,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就照顾照顾吧。”见交警不为所动,男青年有些恼怒:“这是我的底盘,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你待不下去。”(《北京晨报》2015年10月9日)
(6)“手下小弟无数,黄金三斤,曾暴打本班班主任栗某某,现想找一个女朋友……”9月26日,常德市民徐先生在市城区大润发超市附近捡到一张一元钱,上面写着一则霸气的“征婚启事”,里面的主人公“李某”堪称常德版“叶良辰”。(《手机看新闻》2015年9月29日)
例(5)中是夏津一酒驾男子自称“叶良辰”试图逃避交警的彻查,他对“良辰体”句式的引用看似霸道蛮横、威力十足,而事实上却达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效果;例(6)中的学生也仿佛受到了“叶良辰”的感召,化身腰缠万贯、小弟无数、暴力十足的老大哥,不知他是刻意幽默还是无意抒怀,即便是“良辰”上身,也要兼怀学生的谦逊啊。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批判“叶良辰”身上悍戾、狂傲等特质给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事实却没有那么悲观,例如:
(7)有些网友就说了:在下叶良辰,良辰望大家以后要多多关注环境问题,否则良辰断言地球有一百种方法让你待不下去。(《天涯论坛》2015年10月12日)
(8)国庆节期间,南京警方正式推出防范诈骗系列宣传漫画——《良辰暴走漫画图解防骗手册》,通过讲述网络人物“良辰”“赵日天”之间的“恩怨”故事,揭露当前诈骗案件中的典型作案手段,提醒广大市民国庆节假日期间提高防范。(《中国江苏网》2015年10月2日)
例(7)中的网友就以叶良辰桀骜不羁的口吻为地球发声,呼吁人们关注环境问题。这种呼吁方式就远比“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口号更容易让人记住,表面看上去有搞笑意味、使人眼前一亮,细想来却着实触动人心,从而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和更有力的劝导作用;例(8)中描述的则是南京警方利用叶良辰的形象设计了一组防诈骗的系列漫画,目的就在于更广泛地吸引公众的眼球,以生动活泼的情节、幽默委婉的方式让市民将提高防范意识铭记于心,可谓用心良苦。以上两例都巧妙地利用了“叶良辰”的公众效应,使其在环境保护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事半功倍的宣传作用。
起初,在“叶良辰”这一名词迅速升温时,很多人表示这种惊人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有炒作之嫌,但是在有关人员的调查下证实,这确实是一起自然发生的网络传播事件。那么,这背后究竟有着何种力量在推动其产生与发展呢?
首先,从传播媒介来看:在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增速的今天,一则新闻可在短短数分钟内全球皆知,网络是个无形的风向标,能将无数网民的视野瞬间聚焦于某个热点事件之上。再次,从时代环境来看:如今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网络息息相关,原本实实在在的生活逐渐渗入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这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行事效率、顺应时代的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叶良辰”现象就是这个现实与虚拟相交融的时代环境下的产物,他之所以能够语出惊人就在于他跨越了现实与虚拟世界表达方式的界限,将武侠式的口吻运用到实际交流中,令人大跌眼镜;而该现象之所以能迅速发展融入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正是由于当今时代下的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三,从其本身独特性来看:“叶良辰”言论被评价为“充满魔性”“玛丽苏”“霸道总裁的现实版”“古惑仔”“武侠小说看多了”等等,其违背常理的言语方式显得格外跳脱,很容易激发网友的关注和兴趣。最后,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都住着一个无所不能、万人臣服的自己,但是受到社会礼仪的规约,这种自恋倾向往往被压制。但是大众却很乐意身穿“叶良辰”的外衣,心安理得又不失风趣地放大内心的自恋情绪,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娱乐大众,何乐而不为呢?
事到如今,“叶良辰”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乐此不疲地进军其中,为的只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余换口气、大吼一声——你只要记住,我叫叶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