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朋友圈里的“装X”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李丽冬

昨天被微信朋友圈刷屏了,一大波的“我们”加配图层出不穷。在惊讶朋友圈原来有如此多的“段子手”的同时,也在感慨这真是个娱乐至上的年代啊。可真有点笑死人不偿命的倾向了,那些一本正经发的生活感慨和触景生情,抑或是“秀恩爱”,都会给圈内好友留下一种“装”的印象。但如果是那些自嘲自黑还是自相矛盾的引人发笑的朋友圈内容,倒是极能深入人心,博得“红颜一笑”的。

那到底什么是“装”呢?我们现在年轻人一听到这个字,大抵还会想到一个词就是:装X。一个本是有点骂人的脏话了,但现在遍地都能听到这个词,根本就不会让人觉得有何不可说呢?你不说羞羞答答的才是装X呢?于是又绕回到这个字了。装,出于《说文》,“装,裹也。”也就是说在人的外表上覆盖一层东西,我们称为服装,但是要在人的内在性格上加以遮盖,这可就说这个人“装模作样”“装假”了吧。其实换个词我们会说“虚伪”。

这大概可以联系到为何小年轻们时兴一张口就一个“装X”,一闭口也就是“装嫩”。装,此处用作动词,后面可以跟名字,也可以跟形容词。假若要做一下归类,可以发现大家现在常搭配的形容词多是形容人的外在特点,如“纯”“嫩”“可爱”……诸如此类,多也是用来形容女性的。这些词看似是褒义的,但多数用起来却又在无形中充斥着贬低的意味。如果不去细细琢磨话中语境,是难以真正体会说话者是赞美还是批评的。如我一好友近日连连在我跟前抱怨其朋友圈内各种不堪入目的自拍。她似乎尤其讨厌其中一个隔壁班的女生无论去吃个饭倒个垃圾都发个朋友圈,然最令其不满的是还有配上该女生嘟嘴挤眼吐舌头等等看似很可爱却又与文字无关的自拍照。实在是让我这好友有屏蔽这“装嫩”女生的冲动了。由此看来,不止我好友一人对此让人感觉不自然有点恶心想吐的“装”大为不满,圈中大部分好友亦是如此。我想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你是大学生了,就不要做小学生经常做的事;你是成年人了,就不能那么幼稚?还是说我们会觉得美颜相机下的各种不自然不真实都是掩盖你原来真实的自己?但我们互为圈中好友,你却不以真面目示人,那这朋友也是无须再交了。

再说“装”可以搭配的名词,首当其冲就是“X”,其实用了这一字符代替,说明这个字不雅,实指女性生殖器,所以也就带有骂人的含义。还有一个词大概大家都有耳闻,牛逼。我看王小波的小说里频频会出现这个词,他也曾在某章节中谈论了对这一词的看法。我们说某人装逼,高逼格等等,其实都是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情绪在内,抑或还宣泄了一种不满忿怒。在国内它的使用实在是普遍得不能再普遍了,各大网站甚至一些官媒也会用之作标题,国外还有专门对于此的“zhuangbility”。那么这个词到底怎么用呢?还是拿我那个老友来举个例子。她说她朋友圈里面有个女生一到周末放假了,必要发几张特别文艺装逼的图片:场景大致是,一个有着很文艺的名字的咖啡馆,阳光明媚的午后这个女生摇着高脚杯品红酒或者坐在色调昏暗的角落里品着咖啡静静看书。或许你的朋友圈里也有此类所谓文青装逼的朋友吧。我对此也不作十分尖锐的评价吧,只是觉得对此类现象非常不满。有点类似“红眼病”。如能正确对待,也大为不可。

实话说,对朋友圈里各路好友发表的内容我多是抱着观赏的态度,碰上极其感兴趣的才会评论几句或点个赞。一般来说,我都很吝于点赞,反倒不像某些好友一边看朋友圈一边忙着给好友点赞,唯恐给了这个赞不给那个赞引起误会,怕生生把人给得罪了。

我觉得,我们与其说这是个科技的时代,不如说这是个微信时代,每个人的社交区好像都落户了微信,由微信又引发出许多便利的服务和功能。仔细一想,我就乐呵。由此看来,我以上对于朋友圈的“装X”发的一些评论也算是这个微信时代的产物了。

  2016 年第 1 期 总第 35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1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