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名字的故事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张 雪

地震与“雨辰”

记得大一第一学期召开第一次班会时,大家轮流介绍自己,有很多人的名字的来历很独特。比如有一个叫胡雨辰的北京女孩儿,她的名字起因于她爸爸对唐山大地震中逝者的缅怀,把“震”字拆开,就是“雨”“辰”两个字。

从语义上来说,“震”字可能不适合做女孩的名字。然而,它作为一个会意字又是可分解的,分解后的“雨”与“辰”两个字,不仅和胡爸爸内心最初的想法相契合,而且是很好听的女孩儿名字。除此之外,“雨辰”应该还有第三层意义。从造字本义来看,“雨”代“雷”,“辰”是“振”的省略,所以“雨辰”有天雷震撼天地的意思。取这么霸气的名字,胡爸爸应该对雨辰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刘武”与刘、武、君

我室友的一个高中同学曾经的自我介绍也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家一直很节俭,在取名字这件事儿上同样如此,我爸爸叫“刘君”,我妈妈叫“武君”,我叫“刘武”,所以我们家三个人的名字总共只用了三个字。

其实,我们身边像刘武这样名字来源于父母姓氏组合的同学并不少见,但是,像刘武父母这样姓不同、名一样的就很少见了,于是这种巧合使得刘武的姓名故事变得比较独特。关于父母给孩子取名为双方姓氏之组合的理由,除了方便省事儿,我想,更多的父母是想表达孩子是他们爱情和婚姻的结晶的寓意。

“禽兽”与“秦瘦”

想起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就喜欢给大家起外号。高一时,因为班上有80个人(包括30个借读生),所以很难记住每个人的名字。有一个男同学的外号叫“禽兽”,我每次都能听到他的哥们儿这么叫他,却不知道他的真名。后来我忍不住就问一个男同学,那个同学告诉我,“禽兽”同学叫秦斌斌,因为姓“秦”,身形又十分瘦小,所以大家叫他“秦瘦”,是不是形象生动又好记啊!

我相信当时一定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把“秦瘦”理解成了“禽兽”。毕竟,这两个词发音完全相同,而且,“禽兽”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以至于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熟知的“禽兽”,而不是生僻的“秦瘦”。然而,我并不喜欢这个外号。“秦”本身并不是一个不好的姓氏,身形瘦小也没有错,可是当“秦”与“瘦”相遇,再加上同学们的恶作剧精神和无穷的创造力,原本人品不错的秦斌斌同学就成了我们耳朵听到“禽兽”。

“肃小牛”与“肃小马”

我小时候喜欢翻阅家里的电话本,于是有一天看到上面有四个人的姓名分别是“肃小牛”“肃小鸡”“肃小羊”“肃小马”。我当时想,这四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兄弟,可是名字也太随便了,家里有什么畜生就叫什么名。然后我就和爸爸说这个事情真好笑。结果爸爸告诉我,他们四兄弟的名字是根据属相取的。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在猪年、狗年出生的人该叫“小猪”“小狗”了,听起来倒像是骂人的话。如果生的是女孩,还能取这些名字吗?

现在想想,这种取名的方式在当时应该是合理的,据说在农村,给孩子起的名儿越低贱,孩子越好养活,这种现象现在还存在,只不过一般发生在起小名的时候。而且,当时的农村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经济条件非常差,人们起不了高水平的名字,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花在起名字上,于是更多的人在给孩子取名字时,就以身边的事物和从祖辈那里继承的传统为根据。

以上四个名字故事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儿,它们被关注并非偶然,我发现,它们之所以有趣味,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从起名者的角度看,首先,他们都是基于特定的目的,或寄予希望,或纯粹为了娱乐;其次,他们都受限于社会阅历、受教育程度、思想观念和所处的时代,因此在起什么样的名字、如何取名字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从名字这种语言形式本身看,名字的多样形式和丰富内涵必须归功于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字可拆开可重组,同音异义大量存在,汉字背后的文化力量也赋予了名字浓厚的文化感。

第三,从不特定第三人的角度看,首先,任何第三人与起名者的社会阅历、受教育程度、思想观念和所处的时代不尽相同,因此对起名者的原意可能很难完全把握;其次,当汉字介入二者时,由于汉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三人理解的名字的意思可能和起名者选取的意思完全不同,从而造成误解。

  2016 年第 1 期 总第 35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1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