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引起轰动,由田馥甄演唱的电影主题曲《小幸运》快速席卷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成为新的流行乐坛宠儿。这样特别的歌曲命名吸引了笔者,也使笔者不由得思考:小是形容词,幸运也是形容词,在这里却这样用了,而大众并不觉得反感或奇怪,反而十分喜欢,这是为什么呢?当今流行歌曲的命名有什么妙处呢?
笔者搜集了一些当下流行歌曲,并对其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了一些其命名的特点。
一、歌名修辞内有乾坤
歌曲名称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它也可以说是一首歌的核心,一首歌的基调是哀伤或轻快亦或是深沉忧郁都能从歌曲的名称窥得一二。
据笔者收集的语料显示,比喻、拟人、谐音、通感、借代等大量修辞手法运用在歌曲的命名上。
(一)比喻
比喻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也被运用在歌曲的命名中,如《棉花糖》这首歌曲就取了“棉花糖”这一喻体,这一歌曲名给我们的直观感受便是“甜”“软”,歌曲的基调也可见一斑。再比如《青花瓷》用“青花瓷”比喻美人,将青花瓷的典雅与古色古香与美人的清新脱俗完美融合,将这一喻体作为歌曲名称更是将歌曲的神韵先展示在众人面前。诸如此类的歌曲还有《最长的电影》《年轮》《发如雪》等等。
(二)拟人
《明天你好》正是一个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例子,将“明天”拟人化,具体化,对“明天”说“你好”,体现了歌曲的励志,开门见山地将歌曲的主题思想表现出来,传递了正能量。《如果云知道》《爱情睡醒了》《风之诺言》都是拟人手法的运用的例子。
(三)移就
《老男孩》《魔鬼中的天使》《挥着翅膀的女孩》《背对背拥抱》······男孩本应稚嫩,又为何用老来修饰?魔鬼与天使天差地别,魔鬼中又怎会出现天使?女孩为何会有翅膀?拥抱应当面对面,背对背如何拥抱?将完全没有交集或完全相反的两个元素组合在一起,矛盾而又特别,使人印象深刻。这样的歌曲名称在近几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笔者此次只列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运用到了歌曲的命名中,由此可见许多歌曲的命名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并且有文学性,在选词上也很有讲究。
二、歌名用词别有洞天
(一)数词
《一眼万年》《三个人的错》《六月的雨》《十指紧扣》《千古》······用数词来命名的歌曲数之不尽,那数词的命名有何意义呢?
单调乏味的数字,把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字一经进入形象思维的领域,就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奇妙的美学效果。在汉语词汇中,数词最能表现和容纳时间的永恒、空间的博大以及数量的繁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歌曲名中的数词大多并非实数,而是虚指,它并非精确的计算,而是抽象的概括,是一种“模糊概念”,却更能扩大人们的思想视野和思维空间,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二)动词
《听》《追》《指望》《记得》《退后》《遇见》······歌曲名以动词来命名的也不少,然而就传递歌曲的思想的作用而言,动词的效果并不显著。以动词为歌曲命名的歌曲的歌词中歌名中的动词出现的频率较高,也因此歌曲常常以此为命名标准,但笔者认为动词在歌曲名中的艺术效果不高,如果不看歌词根本不知道这首歌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的歌名不容易引人注意。
(三)形容词
《小幸运》《渺小》《暖暖》《小小》《天真》等歌名单用形容词来命名能表现歌曲的感情色彩,歌曲本就是音乐的一种形式,是比较感性的存在,不一定能引起共鸣,但至少要使听众有愉悦的观感,单独的形容词特别是单音节的形容词的重叠,只是一种简单的情感描述。
(四)专有名词
很多歌曲用物理、化学、数学等术语来命名。如果不看歌词内容,很难界定是究竟是爱情歌曲还是科学知识,如《地心引力》《化学反应》《一公尺》等,这种新的趋势实际上反映了精神上一种强调个体与独立、求新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
三、特殊的存在
(一)成语
《情非得已》《身不由己》《心如刀割》《别来无恙》等都用中国人所熟知的成语来命名,读来朗朗上口,又便于记忆,笔者认为这种取名的方式用得很好,巧妙地利用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便于宣传歌曲。
(二)句子
笔者看到的许多有趣的歌曲名如《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有女朋友别忘了请我吃饭》《一个人想着一个人》《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等都是句子,这在三至五个字占主体地位的歌曲名称世界里绝对是特殊的存在。也正因为特殊,更容易让人记住。但是也不是所有用句子命名的歌名都会换来歌曲的走红,因此“命名需谨慎”。
四、小结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歌曲的命名可谓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中国语言与社会生活。相信在未来,中国语言被更深入挖掘的同时,歌曲的命名也会有一番新气象。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