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从“壁咚”“欧巴”看日韩外来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苏 茜

今天你被“壁咚”了吗?

壁咚(壁ドン)是时常出现在少女漫画或动画以及日剧当中的动作。男性把女性逼到墙边,单手靠在墙上发出“咚”的一声,让其完全无处可逃的动作,这样一来,因为距离的缩短,身体的贴近,女生必然会羞涩不已,便会大大增加表白成功的几率,其即成为时下热门的“告白高招”。在日本的“2014年上半年(1~6月)女子中学生之间流行的东西”调查中,“壁咚”以近一半的票数跃居第一名。该词在日本迅速流行后,便通过网络的形式,进入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中。

“壁咚”的字面意思是大力拍打墙壁发出“咚”的一声的行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壁咚”是属于主谓结构的合成词。而随着网友的智慧发酵,也发展出了很多由“咚”这个词缀构成的词语,例如“床咚”“椅咚”等。

其中,壁咚又被分为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为四种:甜蜜羞涩双手咚、超近距离肘部咚、有点怕怕高压咚、忧郁酷帅单身咚。

现今的网络文化中,比较多.多的人使用“壁咚”这个词,也越来越容易去接受一下新兴外来词。在视频网站Bilibili中,年轻人们运用弹幕这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诸多的动漫和电视剧中,网友们希望自己能被“壁咚”,即使是颜值不是特别高的人。同样,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它们也更多地运用该流行词。例如:

1.微微一笑很倾城杨洋壁咚郑爽,盘郑爽荧幕男友——中国网江苏频道

2.杨幂与李易峰贴面热聊,遭迪丽热巴霸气“壁咚”——中国广播网

3.陈伟霆壁咚玩具猴,耍帅卖萌无下限——网易娱乐

从该词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我们也不容忽视,“壁咚”这个词更加体现出了现代人对于爱情表白方式的转变。以前,大家都是通过写情书这种较为含蓄的方式进行表白,生活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内心的保守,都促使大家小心翼翼地守护自己喜欢的人。现在,除了网络告白以外,极具攻击性的“壁咚”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当然,现在的网络更多的是年轻人的天下,中年以上的人们对现在的新闻标题中出现“壁咚”词更加的困惑,不懂它的具体含义。从刚刚的新闻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壁咚”一词被广泛运用在娱乐媒体中,诸多的主流媒体目前并没有接纳这个词。

沉迷进“欧巴”的我们

“欧巴”这个词已经流行了数年了,由韩语“??”音译而来的一个单纯词。“欧巴”在中文中便是“哥哥”的意思,可以运用于多种场合,例如对自己的亲哥哥说,对自己喜欢的人说,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男偶像说。

在大众媒体中,新闻工作者也更多地把男生称为“欧巴”,不论是韩国还是中国的。

1.袁姗姗恋上韩国欧巴朴灿烈,在酒吧狂奔——新华网湖南站

2.惠州学院另类兼职:长腿欧巴拯救懒癌学生——新浪广东站

3.长腿欧巴李敏镐因幸福变成“李敏镐plus” ——中国新闻网

?“欧巴”这个词听起来没有中文中的“哥哥”那么腻人,同时又透着一股亲切,因此受到了众多年轻女性的欢迎。这其中的原因当然离不开韩流文化的影响,现如今韩流已经席卷了世界各国,中国也有着极多“哈韩”的少男少女们。她们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追剧追演唱会追“欧巴”们,词汇也随之更新。

电视上越来越多的韩国欧巴们来袭,唱歌跳舞综艺样样可以。媒体们青睐于韩国明星与现今女孩子们的疯狂是不可分开的,因为大众喜欢看“欧巴”,所以电视台花重金请来迎合观众口味;而当电视台上的明星越来越多样,观众之中也有一部分从不认识到认识,又增加了一部分粉丝,俗称的“圈粉”。

然而,现今的很多追星族少部分人不够理智,给人以“脑残粉”的印象。凡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那个临界点,就物极必反了。所以,粉丝们对于“欧巴”们的狂热也应该在不影响明星的日常生活工作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像一个跟踪狂一样打探明星的隐私。

启示

日韩外来词的传入以及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词语的丰富度,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里表达,使得汉语更加有趣。然而,这些流行词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日本动漫中有一些色情词汇会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很多“少儿不宜”的作品也被传播了过来,希望青少年自身也加强自控力。其次,外来词的传入有一些在运用时不符合汉语优点,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规范网络外来流行词的使用。在规范流行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媒体,因为大众传媒,网络流行词的流传范围更广,更多的受众也跟着使用这些新词。最后,文化冲击和渗透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中国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多元化在上显示出了现今文化多元融合的态势,日本的动漫文化以及韩流对中国新兴一代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也应该继续努力提高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根本上是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动漫文化以及韩流文化去进一步拓展中文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2016 年第 4 期 总第 38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7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