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热衷于刷微博的90后,我和大伙儿一样,喜欢在微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实际上,我花更多的时间来翻看各种热门话题下网友们的评论,然后思考这些评论体现的一些语言现象和社会问题。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便是微博中脏话的攻击对象问题。
脏话的定义有不少争议,但脏话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般来说,脏话具有侮辱性质,或在特定语境下具有侮辱人、攻击人的功能。之所以需要强调语境,是因为有些话一离开语境,就不再具有脏话的特征了。如“你妈”这句话,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具有攻击性的。

关于微博评论的脏话攻击对象问题,我通过仔细比较后发现,人们在用脏话攻击的时候,说话人直接攻击的对象和脏话本身指向的对象并不完全一致。举例说,在A和B吵架,A骂B:“你妹啊!”这个语境里,A攻击的是B,但他所用的脏话本身攻击的是B的妹妹,虽然B不一定有妹妹。然而,作为一个比较普遍的侮辱性用语,可以说“你妹”这样的脏话在本质上具有明确的性别指向,即它攻击的是女性群体。而本文讨论的正是微博热门话题中脏话本身所攻击的对象而不是说话人直接攻击的人。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比较接近的话题。一个是十五岁女生产子后试图用竹签将其杀害,在婴儿被好心邻居送到医院抢救时她和家人仍阻挠医护人员救助。另一个话题是儿子因母亲车祸重伤需要支付昂贵医疗费而拔掉母亲的呼吸管并阻挠医护人员救助。两个事件均在最近一两个月内发生,两个当事人令人发指的行为都是对人性和道德底线的挑战,令人感到无比震惊。这两个话题都在微博上引起了网民的热议。那么,微博上愤怒的网友们是如何表达他们的态度的呢?浏览了大部分网民的评论后,我发现大部分人的情绪都比较激动,且出现许多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言论。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两个话题中主要有哪一些脏话。在第一个话题中,网友A说:“不要生下来干嘛?你他妈有病!贱人!”网友B说:“枪毙这个贱女人!”网友C说:“四个字,逼贱脑残!”诸如此类,大多是用来攻击当事人的性别,身体部位等方面的脏话,即以性和性别攻击的脏话为主。而在对第二个话题的评论中,攻击性别和身体部位的脏话很难找到,我按热门评论的顺序浏览了几百条评论,找到了如下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攻击性话语。如,网友A说:“不签字放弃治疗想坑医生,悄悄拔管坑自己的母亲,这种人在社会上真是猪狗不如!”网友B说:“这有什么可讨论的,没人性!”网友C说:“你的良心呢?怎么下得去手啊?”可以发现的是,在这个话题里,当愤怒的网友想要表达同样愤怒的情绪时,往往无法使用一些专门攻击男性性别和身体部位的脏话进行攻击,而只能使用一些比较性别中立或性别指向不明确的脏话,如“猪狗不如”,或是从人性的角度进行批判。而在前一个话题中,专门攻击女性的词语却信手拈来。如许多网友用“贱女人”这样的词语来攻击其性别,用“逼”这样的字眼攻击其性器官。通过这两个类似的话题的比较,可以看出,脏话对两性的攻击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接下来的这个话题,是源于一段视频。视频曝光了北京一个沃尔沃车主及其家人和一个出租车司机闹矛盾的过程,其中一个中年女人骂司机是下等人,这件事情引发了网民的关注,骂人者成为了评论中脏话的重点攻击对象。“人肉老娘们!”“这个老妇女长得真挫!”“又矮又胖的贱东西!”“四五十岁的老太婆还扎两个辫子,可别恶心人了!”这样的脏话攻击数不胜数。从脏话所攻击的对象的角度看,“老太婆”“老妇女”“老娘们”等都是攻击当事人的年龄和性别的。“又矮又胖”攻击她的外表 。
网络上也出现个别反映逆向歧视的脏话,但它们的攻击对象是否有了质的改变呢?举两个例子。一是“直男癌”。“直男癌”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里,时时向别人流露出对对方的不顺眼及不满,并略带大男子主义的人,不会说话不会夸女生,觉得女生不就是嫁人带孩子。有网友认为该词具有逆向歧视与厌男症的倾向。二是“割屌”。它攻击的是男性性生殖器。也许正是因为女性的身体部位一直以来都是脏话攻击的主要对象,使得部分激进女权主义者自然地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创造出这样一个词语来。这种攻击他人身体部位等无辜对象的思维似乎在平权运动中也得到了延续,可以说,这是对男性生殖崇拜的挑战。但它似乎违背了女权的初衷,即追求平等而不是与男性形成敌对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微博中的脏话在进行攻击的时候,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性别歧视,女性在各种脏话中“躺枪”的概率明显比男性的大。甚至在一个男性攻击另一个男性的时候,一开口也是“草泥马”(“操你妈”的谐音)。一个男性不够爷们,连女生也会嫌弃地说“娘娘腔”,气质上像女性都会受到歧视。那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女性呢?我从语言本身,心理和社会三个角度探讨原因,得出了一些简单的分析。语言系统中存在性别歧视,这是语言学界早已有之的一个结论。汉字在造字时形成大量以女字为偏旁部首的带有贬义色彩的汉字,如婊、奴、奸等。而且,据统计,用来辱骂女性的脏话的数量相当庞大,却很难找到相对应的专门用来骂男性的脏话。语言影响思维,所以在这样的语言系统下,人们难免在潜意识里形成并延续这样一种歧视性思维,又或者即使在说话人早已意识到其中的不公正之后,他们也很难在开口说话时摆脱这样的表达方式。至于心理方面,有可能是男性受内化的性别优越感的影响,默认女性不如男性;而女性也比较自卑地默认男性比自己优越;当然,也有一些网友纯粹是为了发泄一下负面情绪,而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极其方便的平台,在这里宣泄情绪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常常还能引起不少共鸣,得到一定的认同感和心理满足感。在社会因素方面,女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地位还不如男性,这样的不平等也促使女性这个相对弱势的群体成为脏话的主要攻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