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孜孜求教——印尼汉语教师培训感悟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赵燕华

刚刚进入夏季,我校又迎来了印尼本土汉语教师夏令营团。这批汉语教师都是来自印尼泗水市崇高基督教华教中心,他们同时也在印尼泗水市其他学校或培训中心任教。他们年纪最大的有六十多岁,年轻的仅二十多岁。短短的两个星期时间,我们为这20位印尼本土汉语教师们安排了丰富的课程,有教学技能培训、教学资源介绍、汉语教学观摩、中华才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还有中国文化实地考察等等。

学员们对我们的课程安排都很满意,觉得我们的课程针对性较强,对他们回到印尼之后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有些年纪较大的学员对电脑操作不熟悉,不太会做ppt,我们的课程就有专门教学员们如何做汉语教学课件的。考虑到很多汉语教学资源网站在印尼无法打开网页,任课教师还为学员们提供了大量现成的汉语教学资源。有些教学资源可是任课教师的私人收藏呢,真可谓是慷慨解囊啊!在教学观摩课上,学员们也有很大的收获,比如他们学到了如何进行课堂互动、如何用汉语来解释生词、如何开展课堂游戏等等。最让学员们感到开心的是他们得到了我们赠送的《魅力汉语》全套教材。这套教材是我校一线教师和学者共同研发的针对东南亚学生的汉语教材,作为综合课教材一直在我校使用,学生对这套教材的评价很高。学员们表示,要好好研究中国学者编写的汉语教材,并结合印尼汉语教学的实际,试着编写适合印尼学生的本土汉语教材。

印尼的汉语教师严重匮乏,很多学校由于缺乏汉语教师,连汉语选修课都无法开设。有的汉语教师会同时被两个不同城市的学校聘用,一个星期往返这两个城市进行汉语教学。印尼现有的汉语教师也有很多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或培训的,因此教学水平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有三个:一是提供印尼汉语教师来中国短期学习或交流的机会,中国国家汉办和侨办都有这样的短期项目,这次印尼泗水崇高基督教华教中心的老师们来我校学习,就是汉办面向印尼孔子学院的短期培训项目。二是从中国派汉语教师去印尼教学。中国国家汉办和侨办都往印尼派送了大量汉语教师志愿者,一些中国学校也会往印尼友好学校派送汉语教师去协助汉语教学。第三条途径就是培养印尼本土汉语教师,如招收外国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项目就使得很多印尼汉语教师受益。这次来参加培训的好几位年轻学员都是中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毕业后回国从事汉语教学的,其中一位老师就是刚刚从我校毕业的优秀学生。

跟这些印尼汉语老师们在一起学习,时时都会让我们感动。他们的领队候老师,已经快60岁了,她一直奋斗在汉语教学一线,无论印尼政治局势多么不利于汉语教学,无论印尼的排华势力多么强大,她一直都在坚持着教华人子弟学习汉语,她觉得汉语是华人子弟的根,一定要代代相传下去。泗水崇高基督教华教中心就是她一手创办起来的,她的学生有的毕业后又回到她的培训中心任教,学生的学生也有回去任教的。这次就有一位从中国学成回国的学生是与老师一起来参加培训的。每次上课,学员们都早早在教室等候老师的到来,上课时也非常认真,还常常提问,课间也是一直有学员跟任课老师讨论相关问题。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他们对老师的尊重,让我们不得不对他们产生深深的敬意!

最让人感动的是离别那天,他们为每位任课教师都准备了一份礼物。礼物包括一件T恤和一张字条。T恤是按照每位老师的身材量身选购的,而且根据老师的年龄,T恤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字条上写着对老师感谢的话语,并且署上了每位学员的姓名。这张字条我珍藏起来了,T恤我也舍不得穿,我要等到有机会再跟他们见面时再穿,要让他们看到,这件T恤我穿起来是多么合适。

对汉语的热爱、对汉语教学的坚守、对老师的尊重,这是这20位学员给我上的宝贵的一课。

图片说明:印尼汉语教师培训团留给我的字条


  2016 年第 3 期 总第 37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5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