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心态决定高度
中国联通杭州分公司 雷 斌

《了凡四训》上说:“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

行动胜过说教,这是舜用行动来感化大家的故事。如果用今天的话翻译这一段,是这样:往昔舜在雷泽地方,看见打鱼的人都争抢到水深鱼多的潭泽,老弱的人只能被挤到急流浅滩鱼少的地方,内心生起恻隐哀怜,于是也去渔人中打鱼。舜见到争抢的人就隐匿不谈他们的过失,看见忍让的人,就赞扬并取法他们的行为。一年之后,渔人都把水深的潭泽彼此相让。

舜并不是责备、批评,而是用智慧、赞扬,去褒奖和感化大家。可见,表扬与批评,既是正反的两面,也是浑然一体的。言教不如身教,这正如孔子所倡导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理。

大家熟悉的《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是这样吗?理论界为此也争论不休。

人的本质是善良的,这是孔孟的思想,他们认为恻隐之心、仁爱慈悲之心,人生而有之。而荀子认为人性天生是恶的,人之所以为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而告子、墨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善恶都是后天的染色。明朝大师王阳明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这三种观点中,我更赞成告子的观点,起码他的思维是正确的,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非白即黑,还有个灰色地带,一分为二的思维肯定是有局限的。

尽管这么说,不管怎么说,廉耻之心、恻隐之心,我想大家都有,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尊严比黄金更重要。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圣诞节的前夜,有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去珠宝店,看中了一条镶有七颗钻石的手链,请求女服务员把这条手链给他看看,当得知要12万美元时,说“太贵了”,就把手链还给了女服务员。女服务员小心翼翼地将手链放回原处时,发现手链上的钻石只剩下了六颗。她追上那男子,伸出右手微笑着说:“先生,祝您圣诞节快乐!”女服务员感觉右手心多了个硬硬的小东西,她知道这就是那颗钻石。十年后的一个圣诞节的前夜,还是这家珠宝店,一位四十多岁的富商握住珠宝店女老板的手:“谢谢你,是你给了我自尊,给了我智慧!”这位富商,就是十年前的那个男子,女老板就是当年的女服务员。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次简单的握手,一个善意的“台阶”,成就你一生。不论是领导与被领导、老师与学生、将军与士兵、父母与小孩,用庄子“齐物论”的理论说,万物平等,没有差别。多给予一份关爱,多给予一份理解、多给予一份支持,家庭将更和睦,社会将更和谐,人间将更美好。

大凡成功的领导、老师、将军、父母,都深知这样一个道理:表扬比批评好,人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问题来了,那要不要批评呢?如何面对批评?如果对方批评错了怎么办?

古人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人孔子还被老农批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有了缺点和错误,受到领导或同事的批评,这也是很正常的事。许多从事基础工作的人都有体会,事无巨细,小事也就是大事,成也小事败也小事。我们有的人因为一件小事受到了批评,往往以为是领导和同事跟他过不去,因而产生怨恨泄气等情绪,这是对批评缺乏正确的认识。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脊背上的灰自己看不见”,如果不及时纠正,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许多年轻人,阅历不丰,缺乏经验,在前进道路上难免会发生主客观不相符的情况,这时候就千金难买批评声了。有一次我与一位老朋友沈建帜聊天,他说:“批评一声,高兴三年;表扬一句,难过三年。”我越想越有哲理!

当然,我们也发现,领导的批评,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全对,甚至是片面的错误的,面对这样的批评,怎么办?我们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领导批评错了,找机会向领导解释。二是始终放在心里,不敢向领导说,心里永远不舒服。三是1%的问题的确出自本人,对这一现象,还是用老朋友沈建帜的一句话:“那怕自己主观原因只有1%,也要首先弄清楚这个自己主观上的1%,然后再去分析其他的99%,不可自己不反省还急于辩解和开脱。”

心态决定高度,以什么心态对待批评,这是最为关键的。唐代魏征,经常犯颜直谏,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回宫后发火说,恨不得杀了这个乡下佬。但唐太宗还是采纳了他的直谏。魏征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唐太宗极为伤感地对众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不过受到批评后,惭愧、悔恨,寝食不安肯定比“满不在乎”要强百倍,说明你在反省,在提升,在成熟。正是有了别人的批评,才会正视自己的过错,如果批评也懒得批评,你基本上已经玩完了。

  2016 年第 3 期 总第 37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5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