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表示“中等偏上”你用什么词语表达
——“上中等”还是“中上等”?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孙秋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上” “中” “下”来表示事物的高低等级,但是现实中事物的高低上下有时仅用“上” “中” “下”表示并不够精细,于是出现了“中上”等双音节词语来进一步细分事物的水平高低。笔者通过平时观察发现,人们在表达中等偏上水平时出现了择词差异,想一想,你平时在表达中等偏上水平时,“中上等”和“上中等”哪个才是你的菜?为什么有的人习惯用“中上等”,有的人却习惯用“上中等”?对此,笔者以中国传媒大学的部分学生为样本进行了一次关于“中上等”和“上中等”的词汇使用习惯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来自不同方言区的数十名同学就“中上等”和“上中等”的词义理解及使用习惯进行了访谈交流,同时以中国传媒大学的一百名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全面涵盖了来自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赣方言区等七大方言区的同学。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方言区中,无论是表达中等偏上水平还是上等偏中水平,“中上等”一词的使用频率都明显高于“上中等”。表达中等偏上意思的时候,高达91%的同学使用“中上等”,仅有2%的同学使用“上中等”一词,还有3%的同学“中上等”和“上中等”两个词并用表达;表达上等偏中意思的时候,26%的同学使用“中上等”,15%的同学使用“上中等”,1%的同学“中上等”和“上中等”两个词并用。多达50%的同学没有表达过“上等偏中水平”这一含义。

实际上我们发现,其实除了“中上等”和“上中等”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明显不同外,由“上”“中”“下”组成的九个表示高低水平的双音节词在今天的使用频率也都明显不同,“中上”和“中下”是九个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上”和“中下”几乎在表达所有事物的中等偏上水平或中等偏下水平时都可以使用,而“上上”和“下下”则是九个词中使用频率相对高的两个词,但是一般用来形容选择或是决策,如“上上之选”“下下之策”。而“上中”“上下”“中中”“下上”“下中”五个词语使用频率最少。

为什么这九个词的使用频率如此参差不齐呢?原来这和人们头脑中对事物高低水平的认知习惯有关,以“上中等”为例,50%的调查者表示没有表达过“上等偏中水平”这一含义,一些同学在访谈中明确表示在接受访谈之前,在认知事物的水平时头脑中完全没有“上等偏中”这个概念,因此“上中等”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也就不奇怪了。同理,人们在认知事物的高低水平时,常常用“中等偏上水平”和“中等偏下水平”,所以“中上等”和“中下等”这两个词使用频率最高,人们在认知事物水平时很少用上等偏中、上等偏下、中等偏中、下等偏上、下等偏中等概念,所以“上中”“上下”“中中”“下上”“下中”五个词语使用频率最少。

关于“中上等”和“上中等”的择词差异,除了人们在头脑中对事物高低水平的思维认知习惯不同外,还与人们头脑中的词义认知习惯有关。

东汉220年,曹丕采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品中正制——由相关官员查访评定州郡人士,根据人品、家境、学识等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这一制度里“上中等”明显表示上等偏中之意,“中上等”明显表示中等偏上之意。然而“上中等”和“中上等”两个词发展到现在在词义上早已不像九品中正制中那么明确,调查中发现,对于“上中等”一词,有人认为表示中等偏上,有人认为表示上等偏中,对于“中上等”一词,同样有人认为表示中等偏上,有人认为表示上等偏中,对于词义的理解不同,自然在择词上就出现了差异。然而,对于“中上等”或是“上中等”,同一个词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理解呢?

原来,在“中上等”一词里,如果把第一个字“中”当作中心词,“上”当作修饰中心词的补语,则“中上等”表示在中等水平的上部之意;而如果把第二个字“上”当作中心词,“中”当作修饰中心词的定语,则“中上等”表示在上等水平的中部之意,调查结果显示91%的同学习惯于把第一个“中”字当作中心词,用中上等表达中等偏上之意。可见,在使用“中上等”一词的人中,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把第一个“中”字当作词义的中心。

同样的,在“上中等”一词里,如果把第一个字“上”当作中心词,“中”当作修饰中心词的补语,则“上中等”表示上等偏中之意;而如果把第二个字“中”当作中心词,“上”当作修饰中心词的定语,则“上中等”表示中等偏上之意,调查结果显示15%的同学习惯用“上中等”表达上等偏中之意,2%的同学习惯用“上中等”表达中等偏上之意,可见,在使用“上中等”一词的人中,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把第一个“上”字当作词义的中心。由此可见“上中等”和“中上等”两个词产生择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者在认知词义时更习惯把哪个字当作中心词,通过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人的词义认知习惯是把两个词中的第一个字当作核心词义,少数人的词义认知习惯是把两个词中的第二个字当作核心词义,可见人们词义认知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中上等”和“上中等”两个词之间的择词差异。

人们对于事物高低水平认知习惯的不同导致了“中上等”和“上中等”词语使用频率的不同;人们对于词义的认知习惯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中上等”和“上中等”词义的不同理解和使用时的不同选择。

  2016 年第 5 期 总第 39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9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