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的表示方法除了简单直接的数字法,还有一种蕴含古典风情的方式。

一、一月·初空
一月的别名叫做初空。初,是一个古老的会意汉字,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后引申为起始,开端的意思。《说文》中有记载:“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易·书大传》亦云:“名曰初虑。”
空为空虚;内无所有的意思。引申为空虚处,广阔,幽寂。《广韵》曾言:“空,空虚。”《水经注·江水》有记载:“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唐· 王维《鸟鸣涧》亦有诗云:“夜静春山空。”空不仅具有诗情,更散发着禅意。“空”是一种虚空,静谧的状态。道家谓“空”为虚静之性 。《文选》记载:“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
初空,静谧的开始,却又蕴含着希望,潜力无穷。如同一年最开始的一月,万物苏醒,一切归零。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中,把握开始,创造未来。
二、二月·梅现
我们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感悟着世界。二月到了,梅花开了。直白而质朴,却令人印象深刻。梅,早春开花。《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其木多梅梓。”梅,是文人墨客的宠儿。诗人们爱它的高风亮节,托物咏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随处可见,它亦被老百姓们钟爱着。早春时节,草稀花未开。独自美丽的梅花无疑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而且梅花能赏,梅子可食,梅汁可饮。如此经济实用的树木又怎能不得到大家的热爱。
三、三月·夜樱
又是一个与花有关的季节。樱,花木名,有花白红等色,盛开时极美丽,春日与叶同时萌放。唐·李商隐《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杨朔《樱花雨》:“这儿的风景本来是很美的:春天对山有樱花,秋天满山都是红叶,跟画一样。”三月亦为弥月,即新生的意思。三月到了,樱花开了,美丽的季节要开始了!
四、四月·清和
?清和,清静平和,一个让人不由自主慢下来的词语。它是农历四月的俗称。 张平子《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谢灵运诗云:“首夏犹清和。”到了四月,天气变的清明和暖。三国魏·曹丕《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宋·潘元质《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在美好的时光中,人们的生活也将清静和平,岁月静好。
五、五月·浴兰
五月正值仲夏,皮肤病多发。于是古人浴于兰汤,即用香草水洗澡。古人认为兰草避不祥,故以兰汤洁斋祭祀。《大戴礼记 ·夏小正》:“五月……蓄兰,为集浴也。”《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初学记》卷十三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庙方四丈,不墉,壁道广四尺,夹树兰香。斋者煮以沐浴,然后亲祭,所谓‘浴兰汤’。” 明·叶宪祖《碧莲绣符》第二折:“教奴懒去浴兰汤,知难洗愁苦。”亦省作“ 浴兰 ”。唐·李白《沐浴子》诗:“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唐·元稹《表夏》诗之十:“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而浴兰令节就是端午节。宋·吴自牧《梦粱录·五月》:“﹝五月﹞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
六、六月·蝉羽
《说文》中有记载:“蝉,以旁鸣者。”六月份了,夏意来袭,蝉也开始出现。另有一种说法是在六月末,蝉的幼虫将会羽化成成虫,破土而出,开始一生的历程。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着高洁,唐·虞世南有诗《蝉》云:“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七、七月·凉月
凉月是七月的异名。七月,天气逐渐转凉,要入秋了。《事物异名录·岁时·七月》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兰秋、凉月。”宋·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
凉月亦是秋月的意思。南朝·齐·谢朓《移病还园示亲属》诗云:“停琴佇凉月,灭烛听归鸿。” 宋·苏舜钦《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二:“绿杨有意簷前舞,凉月多情海上来。” 清·纳兰性德《河渎神》词:“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
而在日本传统文化中,七月则是一个相思的季节。七月亦为文月。即书信往来的月份。用书信交流情感,解相思意。
八、八月·月见
一年中吃月饼,合家团圆的中秋节在八月,这是一个中秋赏月的月份,更是寄托了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
九、九月·竹醉
九月份,竹子茂盛,人们可以醉心于竹。但是竹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另一番解释。竹醉为栽竹之日的意思。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 所谓竹醉日也。” 宋·陆游《葺圃》诗:“曾求竹醉日,更问柳眠时。” 清·杜濬《后快哉行》:“今年竹醉之日得好雨,原田水深非小补。”亦称“ 竹迷日 ”。《岁时广记·夏·竹迷日》引宋·刘延世 《竹迷日种竹》诗:“梅蒸方过有余润,竹醉由来自古云;掘地聊栽数竿竹,开帘还当一溪云。”
十、十月·时雨
在日本,十月份有断断续续的时雨,于是人们利用节气变化给月份命名。同时在日本文化中,十一月也被称为“神无月”。据说在这段时间里,神仙会离开,并聚集到“出云”这个地方来开会。
十一、十一月·神乐
神乐是日本神道教的一种庄严舞蹈,现在是日本乡村节日庆典的一个组成部分。神乐亦是明代的宫廷乐舞,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神乐亦为祀神的音乐。《汉书·儿宽传》:“六律五声,幽赞圣意。神乐四合,各有方象。”
十一月在日本也被称为“霜月”,意思就是结霜的月份,寓意着天气寒冷。
十二、十二月·胧月
十二月亦称腊月,暮节。胧月即明月。北齐·刘昼《新论·兵术》:“是以列宿满天,不及胧月,形不一,光不同也。”唐·元稹《桐花》诗:“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宋·范成大《诺惺庵枕上》诗:“纸窗弄色如胧月,又了浮生一夜眠。”清·龚自珍《玉联环影》 词:“胧月魂傍花阴立,红泪留痕,一片花枝湿。”
在日本,十二月也被称为“师走”。意思是“连平时很悠闲的老师都会变的繁忙,预示着在新的一年到临之际,人们会为了筹集钱财或者还清欠款而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