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岳云鹏 好胖的人体模型】(《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用虚线勾勒一个人形,在其身上贴上“岳云鹏”的标签,表示缺席的嘉宾岳云鹏,人形和标签伴着音效闪现,随后切入并同屏显示的文本框“好胖的人体模型”突出了岳云鹏在嘉宾团体中的体型特点。这条创意字幕乍看是配合嘉宾们对于少了一人感到疑惑而制作的,貌似意在提醒观众此人的缺席。但紧接着嘉宾沙溢调侃解释说:“岳岳抽脂去了。”则与此屏创意字幕尤其是“好胖的人体模型”相映成趣,使人不禁在会意“抽脂”而笑的同时,又对“好胖的人体模型”有一番回味。可见,创意字幕发挥了更好的效果,有时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共同作用,“上下文”既可以同是创意字幕,也可以是节目中人的语言、动作,甚至包括人物以外的图像、音效等。

【岳云鹏 刘云鹏】(《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他人的人生”,嘉宾要与他人互换角色,去体会他人的工作和生活。也许是凑巧,也许是故意,嘉宾岳云鹏的互换对象叫刘云鹏,加上体型特点和化妆效果,俩人还真有几分相像。以假乱真之时,刘云鹏自报家门,创意字幕先显现“岳云鹏”,再用漫画手法将“岳”字化作一团烟雾,而后显现“刘”字,突出了俩人姓名的不同之处。相比直接映出刘云鹏其名,这一创意字幕更能引起观众注意,可能还能引起部分观众的联想,例如想到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或动画片《大闹天宫》等影视作品中众妖变形等,既活泼有趣,又能加深此名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
【我萌不萌? “花环”】(《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嘉宾用泰语“你好”加一个双手合十的动作来回答“在哪个国家教汉语”的问题,腔调、眼神和动作确有几分可爱模样。于是创意字幕用第一人称“我萌不萌?”这样的话语加上头上长草的卡通头像等装饰,引起观众注意嘉宾的可爱之处;而往嘉宾头上和项上所加的花环,则传达和强化了“泰国”这一信息,因其与泰语“你好”及双手合十的动作一样,便成为了泰国风土人情的标志。
遗憾的是,此条创意字幕中,“我萌不萌?”比花环甚至比嘉宾的话语动作更先出现于屏幕之上,虽然先行时间很短,但仍不免让观众有所疑惑。应该待嘉宾说完话做完动作,创意字幕加上花环之后,再“卖萌”,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否则,还没“萌”出来,如何“卖”?
【大学】【大学我都没有上过】(《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这两条创意字幕是伴随着人物所说的话而呈现的。对于自己即将与大学汉语教师互换角色,嘉宾岳云鹏颇感惊讶:“我还去教大学啊?”创意字幕跳出一个稍大一些的“大”字,然后又从岳云鹏口中逐渐放大出一个“学”字,突出了“大学”一词。随后的一句话“大学我都没有上过”则每个字都出自岳云鹏之“口”,相比漫画中人物语言用带尖角文本框标注的方法,此法更显得生动,就像话出口一样具有流动感,语流、“字流”一体,对话字幕、创意字幕同现,不仅聚焦话语信息,而且加强了趣味性。
【我哪坏了?】(《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嘉宾岳云鹏说到撒贝宁,说“没有一种合适的词汇去描述他的坏”,创意字幕用撒贝宁的头像表示回应:“我哪坏了?”这能够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无声却有形的对话感,是创意字幕的功劳。但本例中,创意字幕又是过早出现,以致岳云鹏的话都还没说完,撒贝宁就已经“回应”了。本条创意字幕并不长,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也不需要那么久,据笔者观察,在对话字幕“去描述他的坏”出现之后,岳云鹏说到“描述”一词时,让创意字幕与“他的坏”几乎同时呈现是比较合适的(如第二幅图)。
【学生们陆续达到教室】(《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这显然是“学生们陆续到达教室”的笔误。由于创意字幕居于屏幕较中央位置,往往以较大字体显示,有的停留时间还较长,目的和作用就是抓住观众眼球,因此对于错别字、笔误等失误的容忍度应该从严,以免增加解读难度、引起观众疑惑甚至误导观众。
【精心准备的 脏脏兮兮的车】(《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脏脏兮兮”?“脏兮兮”?这样任性地玩汉语真的好吗?如此叠音也真是醉了!
汉语虽以双音节词语占多数,音节节奏上有尚偶心理,但日常用语中带叠音语气助词的ABB式形容词,如“眼巴巴”“傻乎乎”“胖嘟嘟”“湿答答”等,第一个字承担主要词义,后面的叠音描摹了性状,用起来是很生动形象的,没有必要再学童言童语那样处处叠音了。
【洗脸训练……】【擦地训练……】【拧被子训练……】【洗公交车训练……】(《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这四条创意字幕的内容是关于这些训练环节的规则的,由于字数多,停留时间短(约3-5秒不等),观众根本来不及细看,大概只能浏览几个字了解到这是规则而已,加上同时有嘉宾撒贝宁口头解释,因此观众很快便会放弃阅读。传统字幕有一个作用是为听障人士收看电视节目提供方便,由于这是录播节目,屏幕下方都配有对话字幕,创意字幕的表述固然是更为言简意赅,但在其停留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听障人士恐怕也毋宁看对话字幕吧。既然如此,这类创意字幕一发挥不了作用,二占据屏幕较大面积,是否有必要以此种形式呈现,还是值得再考虑的。
【cong 葱 葱】(《了不起的挑战》2016-01-31)

身处泰国的嘉宾岳云鹏在菜市场买葱,由于语言不通,处处询问而不得,作为相声演员的他发出“葱”字的普通话规范读音。此时在屏幕留空位置用两块黄色底的方块,上书汉语拼音“cong”和汉字“葱”,再从镜头抓住的岳云鹏略带夸张的发音口形中飘出一个绿色的“葱”字并随声音扩散放大,前者让观众联想起小学生的写字本,后者又绘声绘色地表达着“葱”其音其形。然而,尽管如此规矩且不乏生动,却丝毫不起作用,只换来卖菜小哥的滑稽一笑,创意字幕衬托出来的诙谐油然而生,也让我们再次见证了“规范是为了更好地交际”这一理念。回头再看创意字幕本身,如果汉语拼音能写得更规范些——cōng——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