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会写文章,也便于当教师当编辑
——语言学笔记
于根元

我长期在科研部门当编辑,既当编辑又搞科研。后来到了教育部门,听到有一种争论的声音,似乎是教育部门不要过于重视教师的科研而不够重视教师的教学;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有不少人有看法但是并不参加这个争论。我也不参加这个争论。我觉得科研、教学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对联系似乎认识的不够。可能是我当过编辑吧,一开始又给我加上了编辑的任务,加上就加上吧,我觉得三者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主要的。

我经常做讲座,讲座必须有新东西,一般可以发表。但是讲座一般可以不管听的人是否真听懂了,有些听讲座的人是上级组织来的。教课要关心听的人真听懂了,真会了。而且教课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有的教师还要看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开始的时候我自己试教了好多遍,注意掌握时间和板书,还基本上不看稿子。就这样,还出现过一两次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下面讲什么的情况。我教课,即使是四节课,我一般都是站着的,而且教课的声音还不能小了。这得有好的体力。一定不能小看了教课。你在下面善于支招,你到讲台上来试试?我后来注意了两者的适当结合。每次上旧课还是有新内容,因为又过了半年或者一年了,我又有了提高。

刚教了一两年吧,又开始带学校里的硕士生了,不久,又开始带博士生了。带研究生,就得管他们的科研,指导他们写札记写文章写毕业论文。当然我自己也得搞科研和写各种文章。

现在退休了。不教课了。不带研究生了。可是又担任了《中国语言生活》的主编,还放不下语言学和编辑。我们的作者不少是学生和教师,所以我还得留意教学。

我总觉得会写文章对教课和编辑有好处的。我看到不少会写文章的人教课和编辑都不错。你教课也得会写文章啊,起码要写教案啊。教课时间长了还要带研究生啊,要指导研究生写文章啊。再说了,你会写文章,这儿那儿发表了,有点名了,给学生教课和指导学生也方便一些啊。你写过一篇两篇文章就不写了,那不行。放下时间太久了,手和脑都会生疏的。当编辑的也是如此。你自己文章写不好,就能当好编辑了?

我经常说自己会写文章是为了读好别人的文章。这里还要说一下:会写文章便于教课和编辑。

我还大胆地说一句,我似乎发现语言文字部门的不少人对写文章缺少兴趣,其中可能有一个原因,是有关的头头对写文章的好处认识不够、兴趣不很大。其中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那里的头头文章写不好甚至不怎么会写。

  2016 年第 5 期 总第 39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9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