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码字”新用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李晓东

“码字”一词收于《新中国60年新词新语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释义如下:“堆砌文字。对新闻写作或其他文学创作的一种戏谑。例:一年码字约80万,出版了两部小说。”

?“堆砌文字”这一解释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码”的一个意义:堆叠(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如:把这些砖码齐了。就像码砖一样把字码上去称为“码字”,很明显是一种戏谑的说法。

起初,人们多是用笔在码字,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改用电脑码字了。时至今日“码字”在网络上已十分流行。例如:

(1)随着计算机“码字”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写作的主要方式,书法似乎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王宇佳《苏轼墨宝热的背后》,《东方网》2013年12月25日)

(2)《90后美女网络作家一天码字上万 5平米空间筑梦》(标题),(《华西都市报》2015年07月08日 )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日益常见,“码字”一词更是被大量使用。笔者在搜集语料时发现,“码字”一词在使用过程中除了用于对新闻写作或其他文学创作的一种戏谑外,还出现了新的用法,以上两例即是网络“码字”的使用情况,这说明码字方式产生了变化,码字方式的变化又促使了码字新用法的出现。笔者进一步收集整理语料,做了初步统计,在BCC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文学类该词有2148条记录,无一条新用法;报刊类该词有55条记录,其中新用法有3条;微博类该词有2524条记录,其中新用法有176条。此外,在人民网2000其中新用法年各频道中该词总共有2187条记录,其中新用法出现有33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码字的新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在报刊文章中出现的也很少,但却大量出现在微博用语中。新用法中的“码字”主要是指通过键盘输入字符。笔者对这些新用法进行分析,初步对其在电脑中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归类。

1.用于写报告、总结或是写文章。例如:

(3)明儿又要开会,意味着又要写报告又要编材料又要各种码字。(BCC现代汉语语料库微博类)

(4)……)现代汉语语料库微博类报告又要编材料又要各种有,在报刊文章中出现的也很少,但却大量出现在微码字,忙得常常忘记了喝水吃饭……(《年终岁末,哪些事儿让你“累”》,《解放日报》2013年01月04日) 

(5)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胡翼青副教授在微博里写道:“不可以说这些孩子不认真,不少学生费了很大的劲码字,但我在答辩环节几乎没有了发表意见的愿望。(《那些年,我们一起“憋”论文》,《科技日报》2013年06月16日)

2.用于微博、微信、QQ等网络工具上的聊天回信发帖等。例如:

(6)……):具上的聊天回信日)tp://digitalpaper.stdaily.com/码字对其一一进行回复……(《南京28位大学生开"新生报到"微博 吸引2万粉丝》,《人民网》2013年08月18日)

(7)据了解,手机QQ月活跃账户达到5亿人次,而码字交流是QQ用户主流沟通方式……(《郭敬明跨界“造字”:字体生成技术或普及》,《赛迪网》2015年05月29日 )

(8)……)15年05月29日ttp://www.ccidnet.co码字,讨论着终于能见到日出时的北京了。”(记者范雪《90后志愿者的“鸟巢时光”》,《中国青年报》2015年08月27日)

(9)不论您是浏览网页,还是玩网游,抑或是在博客、空间码字,鼠标都是少不了的工具。(《如何预防鼠标手》,《京华时报》2014年07月09日)

3.除用于上述两个方面外,还可用于日常生活的其他很多方面,以字符发话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例如:

(10)收递材料,认真审核、码字上传……(《长乐户籍女民警常“上门服务” 村民点赞:这依妹丫好!》,《东南快报》2014年05月19日)

(11)笑而不语的观众此时默默在弹幕上码字:“……”(《<今天吃什么>花样百出 提前贺岁笑疯你》,《新华娱乐》2015年12月16日)

(12)面对买家的一系列问题,李昕快速码字,用快捷键不停地切换对话框。(记者黄婧 实习生覃子又、阳阳《备货打折值客服 "双11"来临网商忙得没时间上厕所》,《广西新闻网》2013年11月9日)

综上,笔者认为“码字”不再仅仅是对新闻写作或其他文学创作的一种戏谑,还可以指写总结做文章,或指聊天回信等,在键盘上敲击键盘输入字符。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其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在键盘上敲击或键入字符所表达的“码字”的意义,其戏谑意已淡化或消失,这里的“码字”更偏向于中性,且这种用法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码字使用情况的变化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相信“码字”的这些新用法也会愈来愈普遍。

  2016 年第 5 期 总第 39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9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