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字常连用于与“酒”有关的字词来表达其义,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关于“醉”的释义:“表示饮酒过量,神志不清,如:醉汉/喝醉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在网络中甚至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关于“醉”的新表达方式,请看下例:

(1)百度这也太拼了,纽约人民都看醉了。(驱动之家 2014.10.22)
(2)山海美景+“一比一”后勤,小而精的鹏马,跑友们都跑醉了。(《深圳晚报》 2015.1.2)
(3)藏族美女一曲藏语版《喜欢你》,听醉了。(凤凰网·视频 2015.3.23)
(4)年末最走心的广告,看得我哭醉了。(腾讯网·视频 2015.2.15 )
(5)听日本人和泰国人互飙英语,笑醉了。(爱奇艺 2015.8.22)
(6)《待到山花烂漫时》唱醉观众。(《武汉晚报》 2015.9.12)
由以上各例不难发现,关于“醉”字的新表达方式形成了“V醉(了)”的格式,使用者在已有的规则模式“喝醉了”之下,通过类推,将动词“喝”替换为意义相关的表示行为动作的单音节动词。动词“醉”作“V”的结果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也可不加语气助词“了”,能带宾语,如例(6)。
同时,在此类推过程中,因组合关系“醉”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醉”字本义为“饮酒过量、神志不清”,即“由酒精的刺激使进入非常态”。而例(1)中,纽约人民显然不是饮酒过量而醉了。通过调查该句的背景得知,百度在纽约推广中文手机输入法软件,使用英语输入法的纽约人民看见广场上的大幅的、刺眼的中文广告牌,表现出似醉酒时迷离的状态一般。所以,此时“醉”的意义应为“醉”字本义的比喻义。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还有关于“醉”字的另一释义,为:“沉迷,过分爱好,如:陶醉/心醉。”在例(2)中,得益于深圳的美景和志愿者的优质服务,跑友们在比赛的同时,享受其中,乐在其途。所以在该处,“醉”义是由“沉迷,过分爱好”引申出来的“十分享受”之意。而例(4)(5)中,“醉”字意义似乎并非能用上述两种释义来解释。例(4)中“醉”字是由观看“走心广告”所展现的“感动”之激情,而例(5)中“醉”字则由是说话人取笑日本人和泰国人不标准的英语发音而产生的“无奈”之意。它们都表示某种动作行为达到极点乃至过分的程度,而此两种意义与“醉”字在词典中的解释相去甚远。
因此我们认为,并不能将“V醉(了)”中的“醉”字解释笼统地归结为由比喻或是引申而来的一种或两种新义,只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推演性的解释。可以说,目前仍在“随文释义”阶段,但正在趋向于词义的稳定发展。另外,“V醉”中有时不用“了”,它所带的宾语往往是集合名词或表整体性事物的词语。综合以上各例可知,能进入该格式中“V”的位置的都为表示具体行为动作的动词,而“醉”字的临时含义是由表示一种生理上的非常态通过引申和比喻的手段泛化为一种表示心理或情绪上的带极端性的非常态。中心语“V”和补语“醉”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像“喝醉”是直接的。邢福义老师在《汉语语法学》中指出:有的时候,结果补语和心语只有间接的联系。文中为我们列举了“吃贵”这个心补结构的形成原因,并不是“吃”和“贵”的直接相加,而是凝结了事物间一串因果联系的内容。所以,在此结构中,“醉”通过引申和比喻的手段形成新的临时含义以达成与中心语“V”的因果联系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