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学网-bt365体育投注平台
交通标示语的变化趋势及新式标示语的优劣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高 华

一、交通标示语的变化趋势

交通标示语分旧式交通标示语和新式交通标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近年来我国的交通标示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由旧式交通标示语向新式标示语变化的趋势。

旧式交通标示语

禁止超车,超车罚款?????????????????? ????????????????????? 遵守交通规则,违者必究

严禁违章超车,违者重罚?????????????????? ??????????? ??禁止超车

严禁酒后驾车 ????????????????????????????

新式交通标示语

请减速慢行、请勿超速、请走人行道 ??????????????听妈妈的话,莫开带病车

儿行千里母担忧,遵守交规娘不愁???? ???? ????? ???爸爸,我们在这过马路

天堂不远,超速就到??? ???????????????? ????? ????? ????? ??? 酒后驾车,离死不远

酒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 ???? ????? ?? 十次肇事九次快,摩托车族当自爱

你爸不是李刚,请谨慎驾驶。???? ???????? ????? ????? ?劝君驾车不要忙,免得娇妻空守房

最讨厌酒后驾车什么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最讨厌无牌套牌、遮挡挪用号牌的车辆,一点品味也没有

亲,你交通违法了,罚款+差评亲

违章就是自杀,违章就是杀人????

通过上述示例,我们可以发现交通标示语三点变化趋势。首先是语言的人性化,如今的交通标识语话语态度更加温和,少了一些命令,多了一些关怀。这样能够更加体现现如今“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其次是语言文学化。早前的交通标示语语言大多简单直接,仅仅追求标示语的实用性,很少有文学性因素存在。而新式标识语有的是由古诗词改编而来,有的是讲求押韵,对仗工整。富有诗意, 更有文化味儿, 更有感召力、说服力。最后,是语言的生活化,现代标识语所运用的语言、句式是在生活中、电视上、报纸上或者网络上经常出现,为人们所熟悉,甚至有些是一些流行语。

二、新式交通标示语的优劣

新式交通标示语的优点

首先,新式交通标识语增强了话语的可接受性。 一方面新式交通标示语形式不拘一格,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加丰富,往往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都值得受众仔细回味、揣摩。例如人性化的语言让人倍感尊重,文学化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一些是十分幽默的,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改变了执法部门的形象。新式交通标示语无疑是有助于减少老百姓对于执法部门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误解,改善警民之间的关系的。尤其是人性化的交通标示语,少了一些命令,多了一些建议;少了一些高高在上的姿态,多了一些真心实意的劝告。通过这些人性化、文学化的语言,能够更好的向群众强调警务人员是真正的人民公仆而非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同时也能更好的表现出政府的人文关怀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总之人性化、文学化的交通标示语改变了警方过于刻板的形象,展露出人性化,可亲可近的一面,改变了相关执法部门的形象。

新式交通标示语的缺点

有些新式交通标示语与交际场合并不适切

交通标示语一般是出现在交通路线上,人来人往,无疑属于公共场合。在公共场所中,语言应该是正式的、得体的,而不能追求新颖而过于随意,因此有些新式交通标示语的语言是不太适合出现在公共场合这种语境中的。试看以下两个例子:

劝君驾车不要忙,免得娇妻空守房

骑车不带安全帽,阴曹地府去报到

第一句中“娇妻”和“空守房”明显过于土俗,甚至给人感觉有些情色的意味,会引发人们不必要、不健康的联想,这种语言显然是不适合出现在人流量很大的公共场合中的。第二句中则带有“阴曹地府”这样的内容,交通标示语是由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并公布的,代表着政府,在公共场合宣讲“进阴曹地府”,这显然与政府坚持的一贯政策不相符。因此以上两例是不适合出现在公共场合这种交际场合的。

有些交通标示语与语境中的“交际双方”不适切

在相关部门利用交通标示语与司机行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司机是听话人。而司机或者行人有以一个区别于其他类型听话人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一般是处于驾驶或者移动状态,对交通标语不可能反复斟酌或者花很长时间阅读,所以交通标语不能过长,过于隐晦,不然很多司机还没有读完标语就已经开过交通标示牌了。以下面一句标示语为例:

爱飙车,爱兜风,爱超员,也爱逃避处罚,爱超速,更爱不戴头盔,不是什么赛车手,不是行为艺术,我是交通违法人,我不走寻常路,我和你不一样,我拿着通向天堂的签证。

这句标示语幽默风趣,流传度很广。但是它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过于冗长,不像有些标示语简短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即使是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的司机也能读完甚至记在脑海里。开车的司机或者车中的乘客在行驶的车辆中肯定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的,更不用说背下来或者记在脑子里了。这条标示语显然提供了大量多余信息。因此,在车速较快的道路两旁设置一个写着这一句标示语的路牌,其警告劝诫的作用实际上并不是很明显。

有一些不符合合作原则

1967年美国哲学家格赖斯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互相理解,彼此总是需要相互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很多新式交通标示语主要是不符合其中的真实原则。以下面两条标示语为例:

违章就是自杀,违章就是杀人。

违规骑摩托,不断手就断脚。

真实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应当是真实的,不能是假话或缺乏根据的话。 以上两句明显是为了强调遵守交通规则而故意夸大了事实,带有威胁恐吓的意味,是不符合真实原则的。生活中,这种故意夸大事实的交通标示语还有好多,相关部门夸大实际情况以引起行人、司机的足够重视,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必须考虑到交通标示语的真实性,如果一味夸大事实,那么久而久之,交通标示语便缺乏可信度。受众不相信交通标示语所述内容,其实际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有一些的语言暴力现象依然存在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威胁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虽然在交通标示语中很少出现谩骂、诋毁、蔑视等明显的严重的语言暴力现象,并且近些年交通标示语的语言已经优化了许多,但是以威胁为形式的语言暴力现象还是进场出现。试看以下三例:

天堂不远,超速就到

酒后驾车,离死不远

酒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

这三例标示语,均提及“死”“到天堂”,对违章驾驶者采用威胁警告的方式,也许一开始司机会有一丝畏惧,并按照交通指示依法驾驶。但是毕竟语言暴力所显示的是说话者对听话者居高临下的一种统治,是冷冰冰的语言,没有任何温情。受众在面对这些冷冰冰的威胁时,久而久之会产生逆反情绪,司机面对这些标示语的时候不是想着怎样遵守这些标示语,而是抵触标示语所宣传的内容,这样子交通标示语便形同虚设了。

三、对相关部门制定交通标示语的建议

增强话语的人性化、生活化和文学化的特点

针对上文提及的新式交通标语的三条弊端,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应对措施,及时修正,扬长避短,将交通标示语中不合语境的内容、不合语用原则的内容以及涉及语言暴力的内容及时剔除,并充分发扬新式交通标示语中人性化、文学化、生活化的优点,以更好的发挥标示语的作用,创造更加和谐平安的交通环境。例如可以在标示语中多用“请”“千万”等表示建议、劝阻的言辞,在表达上更加温和,让人更加能够接受,而应尽量少用“禁止”“严禁”等态度强硬的话语,让交通标示更加人性化,更加易于受众接受。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古诗句的改写,应用在交通标示语中,增强交通标示语的文学化特点,避免单调枯燥,一味说教,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还有一个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借鉴,那就是可以在交通标示语的句式上下功夫。

汉语的句式一般分为四类: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其中陈述句只是简单陈述事实,语气平缓,读者往往一读而过,不再深究;祈使句指表示命令或者祈使的句子,主语在词面上往往是第二人称的,如“你快走”,常用“不准”“不许”之类的词,实际上隐含着“我命令你”“我要求你”等意思,即“(我要)你VP”带有强制的意味;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语气较强,其中反问句语气很强烈,往往能引起读者反思;感叹句,语气最强烈,往往带有号召、鼓动的意味。

早先的交通标示语一般采用祈使句,表示命令、要求。简单直接。现在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疑问句和感叹句这两种句式。第一,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的祈使句、陈述句,使得标示语句式更加丰富。第二,疑问句和感叹句也有其优势:疑问句尤其是其中的反问句,常常能引导听话人经过自己的反思,得出积极地结论,这无疑比简单直接的正面宣传效果要好的多。而感叹句则常常带有号召鼓励的语气,这也正符合交通标示语作为一种宣传标语的作用。

试比较下面一对标示语:?

你的孩子在这过马路

你的孩子在这过马路,还能超速行驶吗?

司机在阅读第一句时能想到自己的孩子,由此及彼考虑到其他孩子、其他行人。而在阅读第二句时,除了具有第一句的优势,还能经过句式的引导,自问自答,得出积极结论:这有孩子,应该谨慎驾驶。自己得出的结论无疑比他人灌输的更容易被接受,这样标示语无疑取得了个好的效果。


  2016 年第 4 期 总第 38 期(双月刊) 主 编:于根元 编辑部邮箱:yuyanshenghuo@163.com
  2016 年 7 月 10 日出刊 副主编:刘艳春  
  指 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主 办:商务印书馆 北京开放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